「火星生活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揉和時空的刑偵劇

電影類型中,我最愛懸疑片,因此,韓劇中,我也很偏好刑偵題材。看過被尊為神劇的〈信號〉,另外覺得〈隧道〉這部也很不錯,不過,這次,我想談的是2018的新劇,同樣是穿越時空、追查犯罪的刑偵劇─〈火星生活〉。

〈火星生活〉是翻拍劇,我個人是沒看過原劇,不過,相較於上述的〈信號〉、〈隧道〉這些刑偵劇,〈火星生活〉的設定不算新穎,但難得的是,能拍出新的味道,這點讓我眼睛為之一亮。

〈信號〉就不在此多談,網上有許多大家都寫過心得或評論,能說的差不多都被說過了,結構嚴謹、情節精心、刻畫生動、安排巧妙、環環相扣等,溢美之辭我就不再錦上添花了。而另一部我覺得不錯的就是《隧道》,但整體來說,還是不脫〈信號〉這部神劇的影響,簡言之,〈隧道〉情節安排的特出,〈信號〉都有,有些部分甚至做得更好,差別就在於〈隧道〉男主與男配間有實際肢體接觸,夥伴情感會更直觀一點。

 

虛幻中的真實成長

而〈火星生活〉的設定一樣都是時空穿越、追捕真兇的劇情,不過,繼續看下去就會發現,幾點差異之處。

第一,劇情安排時刻模糊真實與虛幻,男主角常常接收到醫療急救的訊號,隨時提醒觀者眼前所見的真實性,刻劃男主角介於兩個世界中的掙扎。其實,這樣的安排更顯現實,不像其他穿越劇的主角,都在短暫的驚愕之後,就迅速接受另一個世界的設定,然後飛快地適應,進而見功立業、追查真兇。想想都覺得很不真實,如果當你一夜醒來,發現置身於另一個世界,你能如此冷靜而沒有糾結嗎?正常的反應會反覆糾結、質問,我覺得會更貼近人性。

而且,這樣的設定更可以解釋成一種潛意識所主導的夢境自我療癒旅程,更顯得人性中,那神聖、奧秘、不可測的境界。

第二,我個人很喜歡這個主角的性格設定。1988是一個以主角為中心,很自我、很迷幻、帶有意識流的世界,對比一開始的現代,主角的角色設定有他很強烈愛惡、原則分明、堅持到底、不顧他人品評、甚至很睥睨、一意孤行的特質,重要的是,現代戲份的橋段,可以明顯看出,主角將自己鎖在自己的世界,不屑交流,讓自己落入孤獨、與周遭格格不入的處境。像是工作上有老警察對他的作法不滿,他也沒想解釋,更無視大家對他的看法與標籤。又像是,明明知道這樣做會讓罪犯逍遙法外,他仍然在沒跟任何人商量之下,決然說出證物可能遭汙染,堅持不隱瞞任何事實。

我不會指責主角在行為選擇上的道德對錯,但在人際處理和應對上,顯然主角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擇善固執是好事,但不懂得交流和解釋就會很吃虧,現在的主角讓我感覺不是不會交流、而是不想交流、也不屑交流,他對自己很有自信,相信自己是對的,而與他看法不同的,他好像也從不曾想要去同理或理解,這是他的硬傷,也是一個可以發展、探討的議題。

所以,他才會去到1988,你可以說它是過去,也可以說它是主角自我意識建立出來的幻境。目的呢?

也許是找到那個連續殺人案的兇手,也許是去找尋那個他景仰的父親,也許是去療癒他童年目睹暴力事件的陰影,更也許是一段讓他發覺他自己性格缺失的旅程。這麼一個真實而虛幻的1988,故事沿著重案組三班展開,他在這裡遇見行事風格與他迥然不同的組長和成員們,慢慢打開他的心,進而有一些轉變和收穫。

 

高冷溫暖的魅力男主

應著劇情推展,漸漸發現主角個性既高冷又溫暖的一面。他尊重女性、肯定尹巡警的表現,尚可以用21世紀的教育思考模式來解釋,但他對那個拍他裸照的女郎的對待,就可以看出主角個性特別的一面,他真誠、溫和、尊重、相信善良、不擅言辭卻在不自覺間讓人感動、窩心的特質,我覺得刻劃地蠻成功的。

從1988的世界讓觀眾重新認識,啊!原來,主角是這樣的人啊!與姜組長擦撞火花,修正原則後,刑求人來也是挺腹黑的。更顯得他在1988越來越解放,活出一個更精彩、更活力、更隨心的自己。

雖然〈火星生活〉有別於〈信號〉,打破環環相扣的嚴謹劇情設定,有些打諢插科的案子,甚至在追查的兇手死後,故事還是繼續下去,不是〈信號〉那種線性、有邏輯的一環扣著一環發展,但還是巧妙地補滿整個環節設定,慢慢推進整個故事,吸引人繼續看下去,尤其讓重案組那些小角色更活靈活現,牽動觀眾的心。

 

差強人意的結尾

只是,我不得不說,我不喜這部劇的收尾,從他醒來之後開始走調。讓我吐槽的是,主角回到現代後適應不良,心心念念1988的夥伴、想要去解救他們可以理解,可是後來選擇留在那裡,我就有點費解。

是要歌頌夥伴的革命情感嗎?可是他在現代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團隊啊!感覺現代的隊員對他也是很關心、歡迎啊!其實,有時候,不能有夥伴革命情感不是對方的問題,而是在於自己看待對方和世界的心,他可以帶著1988的領悟與收穫重新跟新同事互動,天下無不散的筵席,何以,在現代就不能安身立命?

若是留在1988是要歌頌愛情的偉大,那就更讓我白眼了!從頭到尾,我也沒看出主角對尹巡警的轟轟烈烈或非卿不可,愛情要繼續下去也是要考量現實的,為了尹巡警放棄生養的家人與母親,我倒覺得有點薄情寡義。尤其是後來,又有來自現代的訊息,可是主角毫不留情的關掉,有一種主動放棄現實的感覺,好像是在鼓吹哪裡你覺得喜歡、習慣,你就可以沉溺在哪裡,可以去逃避掉該負的責任、該學習的人生命題似的。這個哲學觀我很不欣賞。

我還是覺得收尾應該是要敞開心胸、用全新的態度展開新生活比較好,也比較有正面積極的效果。

還有一個更瞎的是結束後的彩蛋,完全看不出意義何在?方便鋪陳第二季撈錢嗎?實在讓我很無言。

 

規則外別具生趣之作

不過,總的來說,〈火星生活〉還算是一部蠻特別,不落俗套的戲劇,無論是在運鏡的處理、劇情的跳躍、情節的作用與呼應,還是在角色的刻劃上,都有其實驗性強烈的獨到之處,有興趣的朋友或可一看!

 

20181003

arrow
arrow

    狂言(衣若水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